汉博动态
汉博讲堂聚焦法医鉴定难点,崔利颖实战经验分享
7 月 7 日下午,汉博中心法医临床鉴定人崔利颖以《法医临床鉴定若干问题探讨》为题,为全体鉴定人及助理带来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实战分享,讲座由中心技术负责人罗琼主持。
崔利颖以几起典型案例为引,将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三大难题娓娓道来。她强调,神经损伤鉴定时机的把控直接影响人体损伤等级评定结果,是鉴定流程中需精准拿捏的关键节点。谈及血管介入治疗术后的残疾评定,她直言现行《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及《适用指南》存在规范空白。结合实战经验,她现场拆解操作逻辑:先锚定损伤基础,厘清伤病关联,再量化评估损伤及功能障碍程度,最终援引对应条款完成致残等级判定。关于肩袖损伤鉴定,她提示同行需重点核查影像资料中的胸部 CT 及外展上举度数,且伤病关系分析为必选环节——这些均源自大量案例积累的实战心得。
“《汉博讲堂》绝非单向知识灌输,而是促成能力提升的实战交流平台。”机构负责人刘树臣点评时强调,他鼓励全员将讲座干货转化为实务能力,以务实作风与创新思维夯实专业功底,助推司法鉴定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天崔法医专业的分享,不仅是让大家了解法医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是一次对全体鉴定人如何科学严谨履职、有效防控司法鉴定风险、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的生动示范。”党支部书记梁锋强调大家应认真学习领会其精髓,将这种对科学负责、对风险警惕、对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运用到每一个鉴定案件中,共同维护中心的公信力,为司法机关和当事人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专业支持。
崔利颖:主检法医师,毕业于皖南医学院法医学专业;2018年11月起被浙江汉博司法鉴定中心聘为法医临床鉴定人;从业至今完成鉴定案件2000多件,无有效投诉,在国家级期刊《法医学杂志》发表专业论文《距骨骨挫伤继发缺血性坏死1例》等多篇。
由浙江省汉博鉴定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浙江汉博司法鉴定中心携手打造的“人文讲堂”——汉博讲堂,以“弘扬司法鉴定正能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宗旨,创建党建、司法鉴定、人文、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平台,邀请各专业的资深专家、党建先锋、知名院校、各行业领域专业的资深专家及教授组成的授课团队,采取线上线下、内外联动相结合的多元化授课模式,有效地提升司法鉴定人专业技能,提高司法鉴定整体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