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汉博官方网站!咨询电话:18958069291

行业信息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全面呈现依法治国成就

发表时间:2017/10/18 15:35:57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浏览量:1572

图为参观者在与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案管机器人互动交流。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图为观众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参观。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10月17日早上8点半,北京展览馆前的广场上已是一片欢声笑语。五彩鲜花簇拥,红色灯笼高挂,中央喷泉的水柱拔地而起,各界群众踊跃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一睹祖国奋进的风采。

走进北京展览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红色的“四梁八柱”改革主体框架模型立在展厅中央,梁上书写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构建改革主体框架”格外醒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各领域确立了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举措陆续出台……

尤其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区,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文件,一个个图表,印证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铿锵步伐,记录着5年来我们沿着民主法治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观众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细看,互相讨论交流。

智慧司法引人驻足

鲜花锦簇,彩旗飘扬。“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自在北京展览馆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观众,社会各界观展热情高涨。

《法制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参观的群众有耄耋老者,也有垂髫小儿;有黑发黑瞳的中国人,也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有独自观展的商务人士,也有成群结队的学子……他们被一张张“中国名片”吸引,不时停下脚步,或拍照留念,或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兴致盎然。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区“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单元引来不少观众驻足。

一个乳白色、高约1米的大眼睛机器人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

“你很好看。”一位女观众夸奖道。

“夸我的姐姐更好看。”机器人机智的回答逗乐了周边的观众。

“这个机器人都可以干什么呢?”很多观展群众主动前来询问。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张娟负责展览现场的工作,她告诉大家,机器人“小苏”外表萌、声音萌,不仅会聊天,还有很多功能,是一个接待型机器人。在检察官办案实践中,“小苏”可以接待律师、诉讼参与人等。通过“小苏”,在江苏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实现本地和异地的一些事项申请办理以及电子卷宗的刻录。

机器人“小苏”是检察机关智慧检务建设的一个缩影。全国检察机关在智慧检务方面作出的探索和实践,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注入了创新的力量。

“检察机关的科技创新已走在时代前列了!”一位前来观展的市民不禁赞叹。

一同在该展区亮相的还有福建智慧法院自助服务系统、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司法服务智能机器人、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语音识别系统等,智慧司法的气息扑面而来。

依法治国步履铿锵

大型成就展将5年来依法治国的过程一一展现,让参观者犹如看电影般了解法治如何成为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各项改革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以及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就展用一系列数字进行了展示:

重点领域立法迈出新步伐,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7年9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61件,行政法规751件,地方性法规10500余件;

2012年11月8日至2017年8月31日,国务院共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45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48部,同时通过“一揽子”方式先后修订行政法规130部,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除依法需要保密外,行政法规草案都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2年11月8日至2017年8月31日,共有67部行政法规草案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征集意见51万余条;

2013年至2016年,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3万余件,受理55万余件,审结52万余件,综合纠错率达16.75%(包括确认违法、撤销、变更和责令履行),充分发挥了化解行政争议的功能,加强了政府内部监督。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几乎全程参与见证了这5年依法治国的历程,他告诉记者,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他印象最深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厉行法治的决心与魄力,“凸显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今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5年,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法治逐步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领域的改革全面推开,体现在方方面面:立法速度加快,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制定了一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需要的重要法律。”马怀德说,随着《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的实施,依法行政进入新阶段,权力责任清单、“放管服”改革、执法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司法体制改革敢于直面挑战,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成效显著,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社会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改革力度成效空前

《法制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型成就展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行了专题展示。

在展览中,一个图表占据了显著位置,标注了截至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其中审议通过了48个司法体制改革文件。其中还介绍,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129项司法体制改革任务中,有119项已出台改革意见,10项正深入研究改革方案。

展览文字介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员额制改革顺利完成,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推开,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提升改革整体效能。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立案登记制,破解执行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改革举措,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参观者、北京市民何来兵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今年春天,何来兵因为物业费纠纷来到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打官司,他只花了很短时间就成功立案。在几年前,来立案的人一般都要排队等上几个小时。

“我特意跑过来看展览,这些看似很宏伟的改革措施,实际上受实惠的就是我们老百姓,感觉心里很踏实。”何来兵对记者说。

“本轮司法体制改革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最大的变革体现为树立了司法权威,增强了司法公信力,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重要保障。初步形成了摆脱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的司法体制;通过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员额制改革和实施司法责任制,不仅提高了司法效率,而且保证了办案质量,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心和信任;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顺应了司法规律,树立了司法权威;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不仅保障了当事人权益,维护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也对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起到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马怀德说,司法体制改革取得如此成绩,关键在于中央高度重视,在于尊重司法规律,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在于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一以贯之的坚持。

群众越来越有信心

“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马霞是参观展览的一名中学生,她指着展览中的这行字告诉记者,政治课本上关于依法治国方面的内容,她已经背得滚瓜烂熟,这次参观展览,可以让她更好地理解课本上学到的知识。

在展区,一张张照片和一份份文件不仅展示了这5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也展示了我国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前来参观的北京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今年上小学4年级,学校经常会向学生讲授防骗知识、网络安全知识等普法课程。“有时候,他还经常提醒我预防手机诈骗。”周女士说。

在“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单元,还介绍了政法机关严厉打击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成果,吸引了众多观展群众驻足。

来自北京的一位退休老人深有感触:“国家严厉打击传销和诈骗犯罪,我们这些老人也经常听到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对我们非常有好处。感谢祖国,给我们一个安全的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我自己这么认为,我身边的外国朋友也都这么认为。厉害了,我的国!我对祖国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一名在校大学生自豪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