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汉博官方网站!咨询电话:18958069291

汉博动态

【浙江法制报】它是团圆助推器,也是亲情试金石

发表时间:2016/10/28 9:34:5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1846


 

核心提示

最近,一部悬疑刑侦剧 《法医秦明》火爆网络。剧中,法医的专业态度和各种技术手段令人大长见识,DNA鉴定就是其中之一。 有关DNA鉴定,大家都曾耳闻,对它所发挥的作用也略知一二。然而,DNA鉴定的结论为何是99.99%而不是100%?它与古代的滴血认亲有什么不同?除了亲子鉴定外,它还能发挥哪些作用?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记者联系上了外人看来颇为神秘的专业人士——资深法医物证鉴定人陈芳。


(本期“微课”主讲人:陈芳)

 陈芳,浙江汉博司法鉴定中心法医物证鉴定室主任,从业近十年,共检验鉴定案件1万余起,零差错、零投诉。本周二晚上7:00,陈芳做客本报微信公众号(zjfzbs)主办的“法治微沙龙”,用浅科普、帮寻亲、解纠纷、双刃剑四个关键词,讲述了她工作中体会到的聚散与冷暖 。 本期《看法》栏目将“DNA 鉴定微课”的精彩内容整理刊出,方便大家阅读。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可以关注本报微信公众号,我们会定期推送大家关心的话题。如果您有想听的课程,也可在关注本报公众号后发微信给我们, 我们将从中选择话题,邀请律师上课。

 

浅科普鉴定结论没有100% 滴血认亲不可信

“DNA,是生命的秘密。”陈芳说,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 称,它可组成遗传指令,主要功能是储存信息。 

“DNA鉴定最常见的就是亲子鉴定,根据鉴定目的的不同, 可分为司法鉴定和非司法鉴定。”陈芳说,所有人体有核细胞都可以进行DNA鉴定,如血液、口腔细胞、带毛囊的毛发、肌肉、骨 骼、牙齿、精液等,其它如胎儿的羊水、绒毛组织等也可以。

申请亲子鉴定的应用范围包括:证明亲子关系为孩子上户口;怀疑医院抱错婴儿;寻找失散亲人;涉及子女抚育责任纠纷; 强奸至孕或违纪性案件对孩子(包括胎儿)亲生父亲的确定;拐骗儿童等刑事案件中孩子身源的认定;移民涉外公证、财产继承 纠纷;重大灾难事故身源认定。 

“DNA 鉴定并非谁想做就能做。” 陈芳说,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1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 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 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的;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情形的。“我们受理的一般是民事案件,如亲子鉴定、个体识别、父/母系鉴定、祖孙鉴定等。”陈芳特别提到亲子鉴定,“未成年人需要监护人在场并得到监护人的许可。如果是父亲单独带孩子来做,而孩子母亲并不知情或不同意,就不能做。”

“目前,我们主要采用五色荧光检测试剂盒,最多可检测到 46个常染色体STR位点,亲缘关系认定率高达99.9999%以上。” 陈芳说,DNA鉴定的准确率很高。但为何一般的鉴定结论都是说生物学父亲的机率大于99.99%,而不是100%呢?“99.99%的准确率是通过概率计算得到的,因为亲子鉴定使用的STR标记首先要有人群统计学的数据,它不可能是一个100%的数据,只可能无限接近100%。”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滴血认亲”的桥段,这种手段是否可靠?“古代‘滴血认亲’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一种叫合血法。”陈芳说,滴骨法在三国时期就有实例记载,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如能渗入表示有血统关系。合血法大约出现在明代,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血统关系。“这两种方式都缺乏科学依据。因为白骨化了的骨骼,滴任何人的血都会浸入。而如果骨骼未干枯, 结构完整、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滴任何人的血都不会浸入。对于活体,如果将几个人的血滴入同一器皿,不久都会凝为一体。”

 

帮寻亲:让失散亲人圆了团圆梦

帮被拐儿童找到亲身父母,这是大家对DNA鉴定作用最突出的感受之一,“也是我工作中感受最深的。”陈芳说,这不仅是因为自己曾成功建立了某地区社会福利院数千名儿童的DNA数据库,更因为自己身边就有亲人因DNA鉴定技术而骨 肉团圆。 

陈芳是湖北人,之前她的表哥表嫂在老家经营一家旅馆,夫妻俩有一个女儿哆哆。2005年,一场变故让这个幸福家庭遭到致命打击——1岁多的哆哆独自在家睡觉时,被住店客人偷偷抱走了!

表哥一家发动了所有亲戚帮忙寻找,北京、浙江、江苏、安 徽……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跑了个遍,却始终没有找到哆哆的踪影。后来,怀抱一丝希望的表哥去当地公安机关采集了自己的DNA数据,输入全国被拐信息库。

正是这个希望之举,让奇迹真的发生了。2011年,广州警方打来电话告诉他们:孩子找到了! 

原来,被拐的哆哆被卖给了广州一户人家,快上学了,对方要给孩子报户口,由于没有出生证明,警方要求采集样本进行亲子鉴定。而正是这次信息采集,在海量的信息中成功匹配了陈 芳表哥的信息,从而让他找到了女儿。

“活生生的例子就发生在我的亲人身上,让我对DNA鉴定 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体会。”陈芳说,日常工作中,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她都会保留他们的DNA数据,“多一份数据,就多一份希望”。 

“除了父母找孩子的,也有孩子找父母的。”陈芳说到了2011年发生在浙江的一个故事。故事主人公名叫江建,在当年残运会上获得首金。他想找的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的江建,1990年被家人遗弃在杭州城站附近。之后,他被送到杭州福利院。在当年的表彰大会上,江建说出了心里话:我愿意用金牌换回我的父母!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一对老夫妻很快从温州赶来。“通过媒体的牵线,帮助寻亲的任务交到了我手上。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当时的场景:老夫妻从进门到出门,始终掩面哭泣……18个小时后,结果出来了,老夫妻就是江建的父母。血缘关系的确认可能只需几十个小时,而亲情的弥补则是漫漫长路……”

 

解纠纷:理顺关系公平保护权益

“DNA鉴定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人解决纠纷。”陈芳说,这在遗产继承、 抚养权纠纷等方面经常可见。

今年,宁波的李奶奶找到了陈芳他们。“一见面,她就急切地跟我说,想请我们帮她证明两姐妹真的是两姐妹。”原来,李奶奶有一位姐姐姓王,是位孤寡老人,有一套房产。70多岁的她一直由李奶奶及其女儿李女士照顾。为了表达感激之情, 王奶奶承诺,自己百年后,将房产留给李奶奶。可王奶奶从小被人领养,无法证明自己与李奶奶的血缘关系,遗产继承难免有波折。正因如此,李奶奶才找到了陈芳。“我们对两人进行了全同胞关系鉴定,最终确认两者之间的全同胞关系,这一遗产继承难题也得以顺利解决。”

2013年,陈芳接待了一对来自江苏的夫妻。“我对他们并不陌生,因为一年前他们曾为了给女儿上户口找过我。”他们的女儿是在家里出生的,并没有医院的出生证明,需要通过亲子鉴定确定身份。“而第二次来找我,却有些悲伤。” 

那年元旦,他们的女儿出车祸不幸身亡。火化后,他们才发现,由于女儿既不跟父亲姓,也不跟母亲姓,没办法证明他们是她的亲生父母。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获得相关赔偿。 

他们想到了DNA鉴定,可女儿的遗体已经火化,如何鉴定呢?“他们因此二次登门。我们对所有的鉴定检材都有保存,正好能帮到这对夫妻。”陈芳说,经过鉴定,他们顺利获得了相关赔偿,“让伤心父母得到一些慰藉,这也让DNA鉴定看起来更有人情味一些。”

 

双刃剑: 别让亲子鉴定成伤子鉴定

“DNA鉴定揭示的是真相,但真相也许残酷。”陈芳说,比如亲子鉴定,它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与美满,从某种意义上讲,亲子鉴定几乎是对一个人社会关系及道德伦理的判词。“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旦使用不当,就会成为亲情杀手。”

陈芳曾经为一对夫妻做亲子鉴定,问及原因,男方说, 觉得孩子长得不像自己,女方则满脸委屈。鉴定结果出来,支持男方与孩子的亲生血缘关系,女方的嫌疑总算解除。“可伤害的种子已经埋下了。当时我曾劝他们把这件事放下,回家好好过日子。可后来,听说他们还是离婚了。”

陈芳提醒,如果缺乏信任,亲子鉴定这块亲情试金石就会砸碎家庭,对无辜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除非闹得不可开交,想通过鉴定做个了断,否则不要无缘无故地猜疑。别把亲子鉴定当做夫妻间忠贞的鉴定器,更别让亲子鉴定变成伤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