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以更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政法工作新发展
先进的文化,不仅是一种软实力,更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浙江,一直以来都是政法文化发展的沃土。这里孕育了“枫桥经验”,这里谱写了平安浙江的生动乐章,这里诞生了全国模范法官陈辽敏、最美检察官许航、全国公安一级英模王法金、全国人民调解能手陈津颜等一个又一个政法先进人物。
时光流转,社会日新月异,文化生生不息。如今的浙江大地上,政法文化不仅更加繁荣多样,各具特色,更以一种激流勇进的姿态,谱写出浙江政法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新篇章。
凝聚文化之魂弘扬政法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以政法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我省各级政法部门,积极孕育政法精神,弘扬正气、激励队伍。
2014年7月,一场以“责任与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在省委政法委机关举行。“我愿意做防风林里的一棵良木。”年轻干部周一成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他心目中政法干警的责任与担当。出一个题,让年轻党员干部通过演讲等方式说出对职业精神的感悟和理解,是省委政法委机关干部每年的“必修课”。简朴的会场、简单的形式,却有着最活跃的氛围、最真实的表达。
庄严的司法礼仪,唤醒的是司法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传递的是法律的威严。法官傅小林还记得今年1月的那场宣誓仪式,他的母亲特意从老家赶来,看着儿子在国旗面前,高举右拳郑重宣誓。作为法官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09年起,浙江省高院每年都举行法官授职典礼,“让法治精神熔铸在每一次审判、每一份判决之中”,成为宣誓法官们的心声。
在红船精神的发源地嘉兴南湖,政法系统提炼了“传承红船精神、弘扬政法文化、构建五彩南湖”的南湖政法精神。在宁波鄞州区,民警们将从警要求与中国传统儒家“君子之儒,守正恶邪,养吾浩然之气”的思想紧密结合,孕育出讲忠诚、讲奉献、讲敬业的“儒警”文化概念。
政法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政法职业精神的培育,正是我省政法文化建设的主体和灵魂。我省各级政法部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不断塑造和培养政法干警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从“忠诚、进取、精干、慎独、奉献”的国安精神,到“忠诚、公正、廉明、奉献”的监狱民警核心价值观,再到衢州市委政法委在打造衢州特色政法标识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上“凝魂塑型”、打造“忠诚敬业、果敢善战、公正执法、务实为民、清正廉洁”的衢州政法干警形象……这些特有的政法精神打造了铁一般的政法队伍,练就了富有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自豪感的政法干警。
拓展展示平台打造政法文化品牌
政法队伍是一支充满“正能量”的队伍,他维护法律尊严,捍卫公平正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必须时刻板着一副“铁面”。各级党委政法委和政法部门,越来越重视政法文化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外在表现,提升政法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业务工作的良性互动。
湖州市公安局,有一支成名已久的警察管乐队。警察与音乐,一刚一柔。当平日不苟言笑、严肃执法的警察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时,连专业人士都叹为观止。警察的喜怒哀乐,都通过跳动的音符来表达;警察的职业精神,在优美、铿锵的乐声中得到升华。前不久,这支乐队受全国公安文联指派,代表浙江省警官艺术团管乐团参加2014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荣获社会组金奖,捧回了中国“金钟之星”管乐团的称号。
在省委政法委机关,一幅幅机关干部创作的翰墨书法、摄影作品,成了办公区域最好的装饰。到了晚上,结束手头工作的他们,会集体学习太极拳,或者来一场酣畅淋漓的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文化活动,让这支队伍充满活力。
会写诗,会弹琴,会作画,会摄影……丰富多彩的政法文化活动,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一支不一样的政法队伍,更让政法各条战线的文化“活”了起来,形成了一批政法文化品牌。
在温州,政法文化周已是当地政法文化的传统项目。温州还专门出台文件,明确要通过科学、系统地集中抓政法文化建设,整体提升温州政法文化建设水平,到2015年初步打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适用实际工作、独具地方特色的温州政法文化品牌。
监狱本来是一个特殊场所,工作难免单调枯燥。而我省的一些监狱却成了在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繁荣之地:不仅有全国监狱系统首屈一指的浙江监狱陈列馆,还有“浙江警界文学协会”、“浙江警界书画协会”、“浙江警界摄影协会”,培育出一批文艺骨干,成为国家、省级文艺协会会员。
创新的载体、精彩的活动,紧贴时代特征,紧贴基层实际,进一步调动了政法干警参与政法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新传播载体推动政法文化亲民利民
文化,只有贴近人民群众才有生命力。如何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如何培育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
我省各级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部门不仅浸润着浓浓的政法文化氛围,而且还主动走出机关,深入群众,不断探索新媒体、新形式的“多棱镜”,让人民群众了解政法文化,让法治精神更好地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营造法治浙江建设的良好氛围。
今年6月,台州黄岩公安分局民警屠辉阳在个人微博上发出的一组照片迅速走红网络。这组照片是一系列励志海报,共9张。照片中的民警,个个身穿防弹背心,手中持枪,摆出各种帅气姿势。最关键的是,照片背景一改往日循规蹈矩的风格,而是模仿了警匪大片的宣传海报模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组海报不仅激发了广大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更把人民警察“除暴安良,忠诚为民”的形象深深烙印在群众心里。
不仅仅是励志海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也成了我省政法系统树立形象、贴近群众、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利器”。
9月,浙江省百场公安微电影下基层活动在杭州、绍兴、宁波、嘉兴、金华等地遍地开花,百场微电影不仅向全省人民展示了我省公安民警的全新形象,还把平安宣传带到了每一个角落。
而我省检察机关今年也纷纷“触电”,拍摄微电影宣传职务犯罪预防、未成年人保护等。这些微电影还被搬上了电视荧屏,有的在电影院线上映,上座率和网络上的点击量飙高,赢得好评一片。 杭州检察院的官方微信“杭州检察”,更是揭开了检察机关的神秘面纱,这里不仅每天推送最新工作动态,还第一时间发布反腐要案、出庭公告,成为普通老百姓了解检察工作、学法知法、守望公平正义的窗口。
通过文化窗口,让人们了解政法干警,理解政法工作; 通过文化力量,让政法干警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与群众贴得更近。这成为近年来我省政法文化建设的又一大亮点。
树立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前行
有人说,没有了榜样,人生就像没了坐标,也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梦想追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全省各级政法部门不仅通过文化建设打造政法干警的精神家园,更注重文化育人,培育了一大批政法先进典型。
全国公安一级英模王法金、孙炎明,烈火中牺牲的勇士田思嘉,全国模范法官陈辽敏,最美检察官许航,全国人民调解能手陈津颜……在我省政法系统,从来就不缺先进英雄人物。除了妇孺皆知的“全国级”英雄模范,我省各级政法部门还特别注重培养看得见、叫得响、过得硬的“身边的榜样”。
今年7月29日,省检察院的大会议室里时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首场报告正在这里举行。模范检察官们的故事,不仅让其他检察官为之动容,更让他们找到前进的力量。
“全国十佳基层检察院”、“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通过一个个先进集体和个人,“学先进、比干劲、作贡献”已经在我省检察机关蔚然成风,更多先进集体、先进人物脱颖而出。
这些日子,新一届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十大百优”最美人物的候选对象,纷纷在媒体上亮相。由基层一线推选出来的优秀普法工作者、律师、人民调解员等,正在全省各大媒体上展评,接受网友、读者们的“点赞”。其实,这已是省司法厅在全系统开展“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和百名优秀人物评选”活动的第四届。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最美”评选不仅提振了队伍精气神,还形成了人人学习“最美”、人人争做“最美”的良好风尚。
引领,可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也可以是一本书、一种内化于心的习惯。为了打造过硬政法队伍,我省格外注重政法廉政文化建设。
省高院组织编写的《柔性处理艺术拒绝———法院干警拒礼、拒请、拒托提示手册》,被称为“防腐的疫苗”。根据该手册拍摄成的情景剧列入了全国廉政文化精品库。
3册丛书,60余名干警直接参与创作,150余人大走访、收集史料,国安系统历时4年编写创作的“我们的丰碑”系列丛书,不仅挖掘出了我省隐蔽战线无名英烈的珍贵史料,还让尘封的历史焕发新能量,成为我省国家安全机关干警成长的鲜明路标。
文化,正在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源源不断地为我省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